OK健康網  OKhealth
  • 首頁
    • 經典朋友最喜愛的文章 四
    •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 硒
    • 硒 的發現與研究
    • 認識硒 了解硒
    • 硒與健康
    • 硒的抗氧化機理
    • 硒的功效
    • 中國全民補硒工程已經啟動
    • 有機硒與疾病
    • 為什麼需要補硒?
    • 微量元素硒的防癌抗癌作用
    • 硒 肝病的天敵
    • 硒元素心臟的守護神
    • 硒與癌密切相關
    • 腫瘤患者的新希望-硒
    • 硒,你需要補硒嗎?
    • 補硒能使癌症發病率降低
    • 硒與心腦血管疾病
    • 硒的生理功能與疾病的關係
    • 常用保健食品硒:補有機硒
    • 硒的生理功能與吸收、分佈和排泄
    • 硒與疾病
  • 自療食療
    • 近視從600度降到0度
    • 每天按摩百會穴100次可長壽
    • 送給尿酸高或有痛風史的朋友
    • 春季感冒,自我調理比吃藥管用
    • 治人體“三高”偏方
    • 春分保健養生
    • 三味中藥當茶喝不用鍛煉也健壮
    • 比洗牙更好 教你5分鐘消滅牙垢
    • 告別洗腎透析的秘方
    • 骨質增生的老人一定要看
    • 耳鳴耳聾不可怕,黑木耳加鮮蔥花
    • 永不牙痛奇方(千人驗證)
    • 12種增強孩子記憶力的食物
    • 恢復視力的神奇秘方
    • 一味中藥補全家
    • 巧用閉目養生15法
    • 穴位治失眠和便秘的好方法
    • 保護眼睛從喝茶開始
    • 頸椎、腰椎有病,揉後溪穴
    • 醋的八十三種妙用
    • 徹底消除眼袋的神奇妙方
    • 巧用閉目養生15法
    • 十五分鐘降血壓
    • 治療老花眼妙法
    • 專治牙疼及口腔潰瘍
    • 腎經的原穴太谿穴
    • 按摩小指头 白发变黑发
    • 手穴按摩應用
    • 五十種病症按摩手法
    • 药茶配方、用途與功能(50種)
    • 抗病毒新流感漢方蔬果汁
    • 少林十巧手保健康
    • 氣功按摩十八法  
    • 心血管淤塞救命良方
    • 手穴按摩穴道療法
    • 从手指看你的健康状况
    • 四種急救須知
    • 肝炎養生保健食療
    • 馬鈴薯鮮汁療法 Potato Juice
    • 睡前不宜吃什麼食物?
    • 栗子是[腎之果]
    • 五指养生 (详细图解)
    • 耳部按摩操『附穴位圖』
    • 養胃方法4要6不要
    • 熱門健康食物排行榜
    • 糖醋蒜汁能治療癌症
    • 靈芝治「未病」
    • 白髮變黑髮按摩
    • 按摩明眼穴, 耳聪目明
    • 健康理念篇:
    • 養生知識篇:
    • 習慣篇﹝行為習慣﹞: >
      • 疾病防治篇:
    • 飲食篇:
    • 吃的正確知識
  • 長壽村的奧秘
    • 硒的十大功效
    • 日本東海大學醫學部研究論文
    • 硒 亞健康人日常保健品
    • 認識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 硒
    • 抗癌之王 硒
    • 硒调節人體健康
  • 我的健康我知道
    • 如何知道自己缺什麼維生素
    • 舌上不同位置裂纹代表不同健康问题
    • 指甲颜色出现十种情况要注意
    • 身體器官工作表一覽
    • 飯後感覺提示身體疾病
    • 男女身上發出的15個癌症信號
    • 非常好的抗氧化劑 硒
    • 舌頭吐露你的健康密碼
    • 小兒異常症狀來辨病
    • 肝臟有沒有毒素 (4個部位便知)
    • 乳腺檢查
    • 解讀肝功能化驗單
    • 黃疸型乙肝
    • 胰腺癌的初期症狀是什麼?
    • 中老年人鼻腔出血
    • 心絞痛的預兆
    • 出汗觀察身體狀況
    • 口臭當成自身健康的一種徵兆
    •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 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
    • 警惕身體14個危險信號!
    • 日常養生記住這7個穴位
    • 捕捉腫瘤的信號
    • 心臟有問題時
    • 肝臟有問題時
    • 腎臟出現問題時
    • 脾胃出現問題時
    • 頭痛、 便秘、 肩膀或頸部酸痛
    • 眼睛、舌頭、臉頰、鼻子、嘴巴密碼
    • 七種“不疼”的癌變症狀
    • 五個測試,幫自己體檢
    • 指甲上的“月牙”来评估身体健康
  • 求醫不如求己
    • 經絡篇 足太陰脾經
    • 常按摩人體5大黃金穴位養生抗衰老
    • 引血下行三步曲:推腹敲帶脈,跪膝,雞獨立
    • 手少陰心經
    • 手少陰心經 2
    • 手少陽三焦經
    • 足厥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 手厥陰心包經
    • 足太陽膀胱經
    • 足少陰腎經1
    • 手太陽小腸經
    • 手陽明大腸經
    • 足陽明胃經
    • 手太陰肺經
  • 認識常見症狀
    • 腦中風
    • 尿毒症 ---- 腎臟的輓歌
    • 心肌梗塞 … 淺談冠狀動脈心臟病
    • 糖尿病
    • 骨質疏鬆症及更年期
    • 肥胖症知多少?
    • 重視青少年及兒童的肥胖症
    • 各種肝炎的真面目
    • 高血壓常見症狀
    • 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癌症
    • 認識職業病
    • 認識痛風
    • 水腫
    • 新生兒黃疸
  • 健康生活作息表
    • 除鞋臭腳臭的幾個小竅
    • 追求健康預防是金
    • 飲用水水質標準
    • 「運動與健康」的重要性
    • 做到癌症的三級預防
    • 八個家庭營養中的常見誤區
    • 預防老花眼 >
      • 樣
    • 簡單保健操助溫腎祛寒
    • 什麼人不適合喝綠茶
    • 夏季哪些人不宜喝啤酒?
    • 喝啤酒的禁忌
  • sitemap
台灣寺廟網
誠心求籤網
OK健康網
經典好歌網
台灣宗教網
台灣一日遊
台灣節慶網
工商交誼網

雷雨師籤 天后宮籤 Sixty Jiazi sign 六十甲子籤
觀世音籤 月老靈籤 保生大帝籤 關聖帝君籤
黃大仙籤 媽祖靈籤 日本觀音寺籤 六十四卦籤
淺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
心臟,它每天24小時不眠不休地為我們的生命把關,它是那麼盡心盡力地默默工作,以致於我們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尤其當我們大魚大肉的大快朵頤增加它的負擔 時,它也無法發出聲音告訴我們它的痛苦,只能以血壓高及血脂高來表達它的不適,但往往此時身為主人的我們,還是無視於他的求救訊號﹝警訊﹞,總是要等到它 太疲累,出現狀況發生病痛時,才會驚覺它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可是已錯過最好的預防時機。
根據衛生署統計數據,在民國8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除去921地震造成事故傷害部分,腦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仍高居第2位及第3位,平均每42分鐘,就有1 人死於腦血管疾病,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為喚起民眾對心臟病預防的重視,世界心臟基金會特將89年9月24日訂為「2000年世界心臟 日」,強調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的觀念,衛生署也配合舉辦心臟健康促進活動,提醒國人「愛」心、「護」心。 
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較常見及較為人所知的是心﹝腳﹞絞痛﹝俗稱狹心症﹞,其典型症狀有運動引發之胸痛、胸悶、灼熱或壓迫 感。這些症狀可能持續數分鐘;休息或使用舌下硝化甘油含片可改善症狀,但是需要與其他臟器毛病﹝如消化道、肌肉、神經、胸腔、肺臟等﹞做區別。值得注意的 是有些患者﹝特別是糖尿病及年長患者,約佔15-20%﹞並無胸痛症狀。冠心病若引發心肌梗塞,其死亡率高達20%,故稱之為現代人的健康殺手。因為它是 突然發生且無法預期的,若未即時求醫接受妥善治療,其死亡率與拖延時間成正比,而病發後6小時就是心肌梗塞治療的黃金時期。。
◎ 心臟病危險因子知多少
一項英國的研究發現,1.秋冬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比其他季節還高25%;因為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凝性增加與血液循環不良等生理變化,加上 天冷易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影響所致。以攝氏26-29度為例,每下降1度,則心臟病、腦中風的危險性分別增加約2.8%、3.1%;特別是具有2.糖尿 病、3.高血壓、4.高血脂症、5.抽菸、6.肥胖、7.缺乏運動、8.A型性格、9.家族史及10.高年齡層等危險因子的人,更是首當其衝。且11.男 性多於女性,但女性於停經後罹病機率會增加。
平均來說,每增加其中一個危險因子,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就增加一倍,若又伴隨典型狹心症症狀,則罹患冠心病之機會愈大。
血壓是由心臟收縮和血管阻力所產生的結果,血壓高時,對心臟和血管都會造成壓力。專家估計30%心臟病發作主因是抽煙,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都會破壞 動脈管壁,吸引膽固醇到受傷部位,引起脂肪堆積,以致引起血管病變。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煙草中的化學物質,會傷害動脈內膜,引起高血壓,並加速血塊形成, 阻礙動脈血流,增加心肌缺氧狀況;且尼古丁高成癮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2-4倍,且抽菸者心臟病發作死亡比不抽菸者高出70%,抽菸的老年人, 死於中風的機率為不抽菸的老年人的2倍。男性抽菸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22倍;在女性則為12倍。美國心臟協會統計,戒煙能減少50%的心血管死亡 率,而戒菸後三年,罹病率就和未抽菸者相當。
血脂肪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膽固醇主要來源為人體的肝臟產生和食物而來,其正常值應低於200mg/dl,血膽固醇值愈高,則血管壁脂肪堆積的機會也 愈高,相對的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就愈高。膽固醇在血中主要藉著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來攜帶,高密度脂蛋白﹝HDL﹞含大量的磷脂類及少量的 膽固醇,他可移除血液及組織中過多的膽固醇,預防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中,所以俗稱「好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因內含大量的膽固醇,且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粥狀動脈硬化,所以俗稱「壞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正常值應低於 200mg/dl,長期三酸甘油酯過高易導致其蓄積於肝細胞內,引起脂肪肝病變,如果三酸甘油酯濃度超過800-1000mg/dl時,會有併發急性胰臟 癌的危險。
至於要如何診斷冠心病呢?首先是看症狀是否典型及有無危險因子,另外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核醫檢查或心臟超音波檢查也有幫助;但最準確的診斷方法當屬心導管檢查。
心導管檢查之危險性及併發症甚低﹝約為千分之一﹞。據報載蘇聯總理葉爾欽及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先生,均經心導管檢查確定為冠心病患者,幸經及早診斷及適當治療,至今仍能活耀於國際政壇。
◎ 心肌梗塞的典型徵兆
◎ 胸口有壓迫感,收縮性疼痛,或沉重感、燒灼感或難以形容的不適。大都發生在運動時;疼痛時持續超過15分鐘或更久,休息仍無法緩解。
◎ 疼痛延伸﹝反射﹞到一側或兩側的肩膀、頸部、手臂、下巴或背部。
◎ 胸部不適,同時伴有輕微的虛弱感、頭痛、暈厥、冒冷汗、噁心、呼吸急促。
◎ 嚴重時會發生呼吸困難、失去意識、心率不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心肌梗塞發生後24-48小時,可能出現發燒現象。
★ 心肌梗塞的患者應當如何保養呢?
一‧絕對禁菸﹝包括二手菸﹞,若同時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均應積極治療並長期服藥。
二‧飲食原則
高血脂的人應予營養師或醫師討論後進行飲食控制計畫,一般飲食控制原則如下:
◎ 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以及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
◎ 炒菜宜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少用含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奶油、牛油、椰子油、棕櫚油、豬油、回鍋油等﹞,因會增加血中總膽固醇數值,造成膽固醇沉積,形成血管硬化。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
◎ 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腦、肝、腰子﹞、蟹黃、蝦卵、牡蠣、魚卵、蛋黃或牛油製成的麵包、蛋黃酥或餅乾等。若膽固醇過高,則每週攝取的蛋黃以不超過2-3個為原則。
◎ 選用高纖維的食物,如全麥麵包、五穀類、蔬菜、水果等。因為食物中富含纖維,能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結合,將之排除;特別是含有葉酸的綠色蔬菜,能減少容易引 起血管阻塞的homocystein形成,各種天然蔬果中的抗氧化物也能防止自由基對心血管的攻擊,降低罹病的風險。
◎ 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勿用力,以免增加心臟負荷。
◎ 肉類宜多選用魚類及去皮家禽,【多吃深海魚肉﹝鮭魚、鮪魚…﹞脂肪中所含的Ω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凝集阻塞動脈、增加血中好的HDL、清除壞的LDL等,且應盡量減少羊、牛、豬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每餐亦可搭配豆製品食用。
◎ 多大豆蛋白質,美國FDA研究證實,豆腐、豆漿、味曾等製品內含之大豆蛋白,能減少血中的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保持心血管暢通;而內含植物雌激素,也能有效降低血中壞的LDL,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 少鹽,如罐頭食品、過多的醬油、鹽等,若過量的鈉鹽攝取,易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而導致心血管病變。鈉鹽的控制量在2-3公克內。
◎ 盡量少喝酒。
◎ 吃飯勿太飽。
◎ 少攝取咖啡、濃茶、提神飲料;因為會刺激心臟負荷。
三‧運動原則
根據研究指出,規律運動之效益如下:
◎ 減輕體重,維持合理體重。
◎ 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LDL,並增加HDL。
◎ 增加心肺耐力,增加攝氧量。
◎ 增加肌肉、血管彈性、有助降低血壓。
◎ 增加血液循環、助微細血管增生、小血管變粗,減少血栓形成。
◎ 增強自信心,減少壓力,變得較積極、樂觀。
運動量不足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中風及心臟病。適當的運動短期內不僅可改善體能、提高生活品質及增進身心健康,長期更可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及降低心臟病死亡率。一般建議的運動原則如下:
﹝一﹞ 可以從事的運動:
能增進肌肉使用氧氣,以迎合其能量需求的有氧運動最佳,例如:快走、散步、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等。不作閉氣、提重物、爬坡、舉重等動作。
﹝二﹞ 運動原則:
◎ 時間:勿在飯前或飯後1小時內運動,每次時間約30分鐘。
◎ 次數:一週至少3次才能達到效果。
◎ 強度:運動的目標在於使運動時心跳速率達到相關年齡運動後最大心跳速率的70-85%。但是須以心臟能負荷的程度為前提,不可勉強。
﹝三﹞ 運動時應注意的事項:
◎運動強度要慢慢增加,運動前5-10分鐘的伸展暖身運動,並以10-15分鐘的緩和運動來終止運動。運動後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若 有心肌梗塞者,洗澡水不可太熱,過熱的水會使全身血管鬆弛、心臟血流減少,而易引起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入浴動作應緩慢,時間要縮短,入浴時應先告訴家人, 並且浴室門勿反鎖。也要避免過熱或過冷的環境。
◎ 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和其他保護物,有糖尿病者絕對不要赤腳運動,且避免單獨一個人運動。
◎ 在高溫或極冷以及天候不良﹝霧天、雨天﹞不宜做室外運動。
◎ 有視力模糊、神經系統知覺損害或曾有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肝、腎功能不好者,不宜做劇烈運動。
◎ 注意水分的補充:在常溫時[20℃]一天必須攝取2000cc,溫度每升高10℃,應多喝1000cc的水份,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只要開始主動注意危害心臟的危險因子,養成正確健康維護的觀念及確實例行健康的生活,就可以降低罹患高血脂、心臟病的風險。
四‧自我放鬆、避免壓力
研究顯示:壓力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升高血壓,也會活化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作。特別是A型性格的人﹝事事求完美、過度緊張、高度 野心、工作狂、競爭力強、缺乏適當休息﹞罹患率是性格溫和者的2 倍。因此,平時應學習緩和情緒、輕鬆面對壓力、經常保持開朗的心情,常說笑話並具有幽默感。
結論:一般而言,心肌梗塞患者若能及早就醫,並在平日確實遵守以上各項建議,大多數患者仍能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图片
OK健康網
OKhealth.taiwantemple.com
okhealth@taiwantemple.com
OK健康網